绿地控股:绿地控股2024年度ESG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8 22:11:17
关于本报告
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每年定期发布。
称谓说明
为便于表达,本报告也使用“绿地集团”“绿地”“集团”“公司”“我们”等称谓表示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范围
本报告的时间范围为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部分管理、制度、举措方面的内容超出上述时间范围。
参考依据
本报告主要参考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 Standard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1 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国际财务
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 2 号—气候相关披露》、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 14 号—可持续发
展报告(试行)》、上海国资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ESG 指标体系 1.0》、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
告守则》、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CASS-ESG6.0)》等文件进行编制。
编制流程
前期对标研究 利益相关方关注点调查 了解关注点 报告策划 框架搭建 素材收集
定稿发布 管理层评审 校对修订 意见征求 排版设计 内部研讨 文稿编制 内部访谈
数据说明
本报告中所有数据均来自绿地集团正式文件及统计报告且通过相关部门层层审核。报告中的财务数据一般以人民币
为单位,特别说明之处除外。
质量承诺
绿地集团承诺,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报告获取
本报告可在绿地集团官方网站(https://www.ldjt.com.cn)和上海证券交易所(https://www.sse.com.cn)网站获取。
目录 CONTENTS
领导致辞 04 逐绿而兴 聚势而为 向稳而进
走进绿地集团 06 低碳发展的绿地 共建共享的绿地 守正创新的绿地
ESG管理 08
责任聚焦: 夯实环境管理 20 成就员工价值 36 坚持党建引领 50
胸怀家国担当 逐梦时代征程 12
深耕绿色建造 21 筑牢安全屏障 40 夯实公司治理 51
践行绿色运营 25 携手互利共赢 41 坚持创新驱动 53
应对气候变化 29 倾心奉献社会 43 强化质量管控 56
未来展望 60
责任故事 责任故事 责任故事
附录 62 解锁绿地“好房子” 拥抱温馨舒适新家园 32 贯彻人民城市理念 助力人民城市建设园 46 深学细悟知敬畏 以学促干增合力 58
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 领导致辞
领导致辞
2024 年是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年,也是我国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 维度持续提升绿色建筑建造水平。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技术,降低建筑垃圾排放,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实
关键一年。不论对国家,还是对绿地而言,都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在这一年里,绿地集团紧紧围绕“稳经营、 现资源高效利用。积极做好绿色金融这篇大文章,聚焦建筑碳减排,创新建筑碳信用机制,打造开发、核证、
促转型、防风险”的工作主线,落实“盘活存量、增加流量、用好变量、提升质量、稳定总量”的基本方略, 交易、消纳全产业链,推动建筑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
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全力攻坚突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工作成果。
这一年,我们彰显担当,在社会发展的舞台上全心投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持续优化完善岗位、薪酬
这一年,我们勇担使命,在砥砺奋进的征程中破浪前行。全力保交楼、保进度,年度交付约 1400 万平方米、 绩效管理体系,搭建员工岗位成才舞台,致力打造幸福职场;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14 万套,交付总量稳居前列,让众多家庭圆梦安居;推动上海绿地外滩中心中央花园、绿地济南会展中心、 探索客户服务权益创新模式;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从产业帮扶、组织帮扶、消费帮扶等方面多措并举助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院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交付启用,成为新的城市地标。全力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沿 力乡村振兴。
太行高速安阳段、沪陕高速扩建工程等实现通车,曹娥江清风船闸等竣工交付,并获得一批重要工程奖项。
这一年,我们筑牢根基,在守正经营的轨道上行稳致远。我们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董事会建设,强
全方位服务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组织来自 41 个国家的 161 个海外品牌参展,高质量保障首届
化合规管理,构建全面风险预警机制,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有效防控。在内部管理上,
“进博会上海会议活动”,受到各方良好评价。不断强化电煤保供平台功能,为上海及长三角其他地区供应
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运营效率与协同能力。建立健全 ESG 管理体系,推动 ESG 融入企业发展战
煤炭约 1250 万吨,为保障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服务扩内需、促消费战略,全国多个商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