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种业: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18 18:46:45
公司代码:600313 公司简称:农发种业
中农发种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北京大地泰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北京大地泰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定,公司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6,887,176.87元,2024年年末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390,316,057.20元,2024年年末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47,881,071.46元。2024年度母公司累计未分配利润为负数,不符合公司章程规定进行现金分红的条件,根据公司章程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2024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农发种业 600313 中农资源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陈才良 宋晓琪
联系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31号中 北京市西城区西单民丰胡同 31 号
水大厦 3 层 中水大厦 3 层
电话 010-88067521 010-88067521
传真 010-88067519 010-88067519
电子信箱 chencailiang@znfzy.com songxiaoqi@znfzy.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农作物种业
1、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2024 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迈向“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国家围绕种源核心技术攻关、种子质量安全提升、金融支持等方面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为种业振兴提供有力保障。从农作物种子市场来看,现阶段全球粮价低迷,种业市场面临市场需求减少和市场结构变化的双重挑战。一方面,种子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竞争更加激烈。报告期小麦种子收获的质量和数量明显好于去年,供种量大幅增加,农民自留种增多,导致严重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大幅下降;玉米制种面积创近十多年来历史新高,商品玉米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积极性降低,玉米种子需求减少,市场供大于求,库存压力加大;水稻种子供大于求局面没有有效改善,水稻种子销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小麦、水稻市场需求逐渐向优质化转变,玉米市场则向高产、集成配套方向发展。在科研领域,国家实施了一批生物育种重大项目,组建了一批育种攻关联合体,打造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种业领军企业。我国种质资源精准鉴定利用不断加快,种业创新攻关和突破性品种培育大力推进,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高,种业基地供种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2、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一是系列政策促进种业高质量发展。国家发布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 年)》《关于做好 2024 年粮油生产保障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在促进种业创新、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和作物品种结构调整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生物育种产业化进程加速。2024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上述举措为生物育种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政策指引,激发了行业内企业、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加速了生物育种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转化。在政策的支持下,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不断应用于生物育种领域,培育出更多
优良性状的品种,农业农村部于 2024 年 9 月发布审定通过的第二批 27 个转基因玉米和 3 个转基
因大豆品种,将进一步推动生物育种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三是提高种子质量标准。通过修订《农作物种子标签通则》等三项标准,提升禾谷类作物和油料作物种子的发芽率及品种纯度等关键品质指标,有效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助力粮食产量提升。
四是加强金融支持。央行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加强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建立种业企业融资机制、创新担保方式、支持企业上市融资等举措,加大支持力度。
五是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加强。2024 年 4 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24 年全国种业监
管执法年活动方案》,进一步加大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持续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推进种业市场净化,稳步提高农业生产用种质量水平,更好服务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2024 年 5 月,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2024 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进计划》,明确了推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等多项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为种业创新提供了法律保障。此外,报告期农业农村部开展有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联合体试验整治等工作,强调完善品种管理制度,把严格管理、保护创新贯穿品种选育推广的全过程各环节。
(二)农药行业
我国农药行业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兼并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和产品质量,淘汰落后产能和高毒品种,发展绿色、低毒、高效的农药产品。从需求端来看,我国农药需求受到国内外粮食市场的影响。国内方面,随着耐除草剂转基因品种商业化的推进,对除草剂市场将会产生较大影响。国际方面,随着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及印度市场的崛起,国外对国内部分农药产品提高关税,国内农药市场受到冲击,同时国内农药新建产能陆续释放,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国内部分农药品种的价格持续下行,部分头部农药企业营收与净利润大幅下滑。从发展前景来看,在政策法规、环境保护、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农药行业将面临更高的准入门槛和更严的监管标准。
(三)化肥行业
2024 年度受全球经济不振、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和摩擦频繁等因素影响,宏观形势复杂多变不利于化肥贸易业务开展。在全球能源价格普遍下滑的影响下,2024 年度钾肥大合同谈判价格同比下降,其他几大类肥种价格亦同比下降且波动加剧。此外,随着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实施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农用化肥施用量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同时国内化肥产量增长叠加进口肥料增长、出口肥料下降等因素,使得国内化肥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化肥企业盈利普遍下滑。但国家发布一系列粮食安全相关政策,为化肥市场带来了较稳定的需求,并引导肥料向绿色高效环保方向发展。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总部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是中国种子行业信用评价 AAA 级信用企业,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副会长单位,北京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示范龙头企业。公司所属的农作物种业公司中有 5 家是“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6 家具有全国“育繁推一体化”生产经营资质。公司目前是小麦种业全国头部企业,“两杂”种业全国领先,综合实力位居行业前列,已成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推动现代种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名单中,公司及相关所属企业入选玉米、油料补短板阵型,小麦、水稻强优势阵型,获得国家“扶优扶强”的重点支持。
公司所属的河南农化以精细化工为主导,主要从事酰胺类除草剂原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较大的酰胺类除草剂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拥有从甲苯硝化到酰胺类原药完整产业链条的生产企业。河南农化目前拥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酰胺类农药化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濮阳市重点实验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2024 年 12 月获得河南省农药行业创新奖。在绿色发展方面,河南农化目前是河南省环保绩效评
级为 A 级的农药生产企业,是河南省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企业,2024 年 5 月获评河南省“绿色
工厂”称号。
公司所属的华垦国际,是国家赋予化肥进口和国内经营权的四大化肥经营主渠道之一,从事化肥进口贸易业务多年,华垦国际在夯实固有业务渠道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业务开拓新思路,寻找新增长点,加大优质肥料的引进;深挖服务提升效益行动,不断壮大国内销售客户群,同时积极应对国内外化肥市场的变化,有效规避严峻的市场冲击,经营稳步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公司主要业务是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农药的生产销售,化肥贸易以及专用品种订单粮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的核心为农作物种子业务,产品涵盖小麦、玉米、水稻、油菜、大豆等多种农作物种子,分别由公司所属的河南地神等 10 余家种业子公司开展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生产和销售。公司种业的核心产品是小麦、玉米、水稻和油料作物种子。近年来公司以农作物种子为
核心延伸产业链,拓展酒用粮等专用品种订单粮业务,与种子业务形成协同增益的效应。
在研发繁育方面,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从整体对科技创新的各个要素、各个阶段、各个环节进行统筹规划和协调,形成了一整套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公司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以及其他种子企业合作为辅、常规育种与生物育种紧密结合的研发模式,持续加强研发平台建设。公司在全国主要玉米生态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通道试验网络,建立区域性小麦和水稻筛选测试平台,构建起系统的商业化研发体系。
在生产方面,公司主要采取两种生产模式:一是委托第三方生产模式,在种子生产优势基地,按照生产计划与委托种子生产商签订生产合同,约定生产面积、数量、质量标准和价格,由委托生产商组织生产,公司对生产全程进行监督、管理和指导,以保证生产的种子质量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二是自制生产模式,公司通过流转或租赁一定规模的土地形成自有生产基地,派出管理人员自主组织生产及管理工作。
在营销服务方面,公司采取“公司+经销商+农户”或“公司+种植大户”以及种药肥一体化服务等多种销售模式,开展种子营销服务。公司销售以县级代理为主,近年来随着土地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涌现,公司在重点优势区域逐步开展大户直销、全产业链农业综合服务。此外公司创新营销模式,开拓抖音直播、快手直播、微信视频号直播等网络营销形式,召开“线上线下一体”的品种观摩会和技术培训会,以多视角多模式展示优秀品种。
公司近年来新增专用品种订单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