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强生物: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持续督导工作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14 19:33:43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持续督导工作报告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金公司”、“保荐机构”)作为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强生物”、“公司”)2022 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持续督导机构,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北京证监局保荐机构持续督导工作监管指引(试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
作》等相关规定的要求,自 2022 年 7 月 20 日起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承
担持续督导责任。
现对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期间(以下简称“本持续督导
期”)的持续督导工作进行总结,情况如下:
一、公司 2024 年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经营环境和行业趋势变化及风险情况
(一)公司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
1、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2024 年度,公司以生化及病理诊断为核心业务,逐步拓展血凝、发光、血型等多个领域,从而拓宽产品线并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公司加快新产品注册进程,深化企业间合作,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 年度,公司营业收入 165,893.20 万元,比上年同期 174,162.67 万元下
降 4.75%,主要系生化业务受集采影响所致,从产品构成来看, 诊断试剂业务仍是营业收入主要来源,试剂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96.04%。
单位:万元
2024 年 2023 年 同比增减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金额 占营业收入比重
营业收入合计 165,893.20 100% 174,162.67 100% -4.75%
体外检测试剂 159,323.89 96.04% 163,445.91 93.85% -2.52%
体外检测仪器 4,136.48 2.49% 9,087.35 5.22% -54.48%
仪器租赁 447.02 0.27% 204.38 0.12% 118.72%
检验服务及实验 857.80 0.52% 985.24 0.57% -12.94%
辅助业务
其他业务 1,128.01 0.68% 439.79 0.25% 156.49%
从销售模式来看,九强生物仍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营销模式,子公司福
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采用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营销模式,各模式下
销售收入及毛利率如下:
单位:万元
2024 年 2023 年
主营收入 毛利率 主营收入 毛利率
直销 72,314.02 90.79% 64,864.93 95.84%
经销 93,579.18 69.00% 109,297.73 62.10%
小计 165,893.20 78.50% 174,162.67 74.66%
本报告期,经销模式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56.41%,销售额较上年同期下降
14.38%。直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43.59%,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 11.48%。
公司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订货合同和以往的
销售数据,结合库存情况,编制不同层次的生产计划。公司采购主要包括采购计
划的制定、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的确定、质量控制四个环节,主要采购原材
料、代理试剂及仪器。
单位:万元
项目 2024 年采购金额 2023 年采购金额 本年比上年增长
原材料 16,803.12 18,910.80 -11.15%
代理试剂 15,098.65 18,608.46 -18.86%
仪器 3,338.16 5,820.36 -42.65%
合计 35,239.93 43,339.62 -18.69%
注:上述仪器采购金额不包括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的仪器采购。
2、公司财务状况
2024 年度,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
单位:万元
2024 年 2023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营业收入 165,893.20 174,162.67 -4.7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53,263.53 52,374.28 1.70%
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52,055.95 51,069.77 1.93%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61,401.19 58,509.35 4.94%
净额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92 0.90 2.22%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90 0.88 2.27%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3.64% 14.93% -1.29%
2024 年末 2023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资产总额 557,496.52 517,574.88 7.7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413,837.41 372,459.19 11.11%
资产
(二)经营环境、行业趋势变化及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体外诊断市场与各地区的人口总数、医疗保障水平、医疗技术及服务水平等 因素密切相关。居民自我健康意识的加强以及体外检测技术的持续演进是驱动体 外诊断市场的主要因素。随着中国社会向老龄化发展、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及人均 可支配收入增加、诊断技术不断进步以及医生多点执业、分级诊疗等医疗相关政 策的实施,体外诊断行业在中国快速发展且仍有较大增长空间。但由于国内 IVD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行业整体全球化程度逐渐加深,体外诊断产业市场竞 争不断加剧,从单一产品的质量及价格的竞争升级为产品系列、解决方案等综合 实力的竞争。如果公司不能持续地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将会面临增长放缓、 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体外诊断产业竞争较为激烈,其中病理、生化、免疫、分 子、血凝等主要细分领域的现状如下:
1、病理诊断领域现状:病理诊断行业是体外诊断的重要细分领域之一。病 理诊断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能够实现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靶向用药指导及 预后评估等。当前人口老龄化和疾病健康问题等因素为行业提供较大的增长空间, 但病理行业医疗监管逐步趋严,行业参与者增加,产品迭代加速,市场竞争加剧, 对企业技术创新、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将进一步发
挥自身优势,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应对风险和挑战。
2、生化诊断领域现状:作为我国体外诊断中起步最早、发展最成熟的细分领域,生化诊断市场虽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基础,但近年来增速呈现放缓趋势。检测试剂领域中低端产品已形成较完整的国产化技术体系,然而在高端市场领域,关键技术平台仍由外资主导。
3、免疫诊断领域现状:免疫诊断是 2020-2025 年我国 IVD 行业增长最快的
领域,主要包括酶联免疫、荧光免疫、化学发光(含电化学发光)等技术平台。历经 60 余年技术迭代,化学发光试剂国产化率突破 50%,但进口高端仪器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自 2021 年安徽化学发光试剂集采试点启动后,低端同质化产能面临结构性出清。
4、分子诊断领域现状:分子诊断是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通过检测受检个体或其携带的病毒、病原体的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含量的变化而做出诊断的技术,目前 PCR 技术是应用最成熟、市场份额最大的技术平台。国内分子诊断企业集中于中游试剂生产,企业普遍依赖传染病检测等传统赛道,因产品同质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率下降。此外,NGS 等高端技术领域仍被头部企业垄断,中小企业因研发投入不足难以突破技术壁垒,面临市场份额挤压风险。
5、血凝领域现状:血栓与止血诊断是通过凝固法、免疫比浊法、发色底物法检测凝血相关项目,通过各项目的结果来反映体内凝血功能的变化,为临床下一步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主要以进口品牌为主,国产品牌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步升高。高端市场长期被外资企业主导,罗氏、贝克曼等跨国巨头加速布局,进一步挤压国内企业生存空间。国内企业虽在血凝仪中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