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航空: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交流纪要
公告时间:2025-05-09 17:06:22
春秋航空 2024 年年报及 2025 年一季报业绩说明会交流纪要
一、公司业绩阐述
⚫ 运力及航线分布情况
1)2024 年引进 3 架空客 A321neo 和 8 架空客 A320neo,退出 3 架 A320ceo,2025 年一
季度共引进 2 架 A320neo。截止到 2025 年 3 月末,公司拥有空客 A320 系列机型飞机共 131
架,其中自购飞机 93 架,经租飞机 38 架,其中 A321neo 飞机达到 12 架。2)2024 年,公
司 ASK 同比增长 16.1%,国内、国际航线 ASK 同比分别增长 7.7%、81.3%,国内航线较 2019
年上升 58.2%,国际航线恢复至 2019 年超七成,国际航线运力占比恢复至接近 19%。2025
年一季度,公司 ASK 同比增长 6.9%,国内同比下降 3.3%,国际同比上升 66.1%,且较 2019
同期上升 11.2%。
⚫ 基地投放方面
国内市场,公司持续在国内现有的几个基地巩固运力。2024 年,公司在上海虹桥机场、兰州机场、石家庄机场、宁波机场、扬州机场和揭阳机场运送旅客人次市场份额均位居前三位,在西安机场和成都天府机场运输旅客人次市场份额排名较 2023 年有所提升。
国际市场,分不同目的地来看,2024 年,公司主要在中日、中韩航线进行更多的运营投放,中国对日、韩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在去年四季度带来一波增量。2025 年春运期间,公司日本航线运力投入基本与历史高点持平,2025 年一季度,日本航线运力投放较 2019 年同期接近翻倍。后续公司计划进一步增加赴日航线的投放;韩国航线运营情况亦佳,运力投放超过2019 年同期规模,韩国外籍人士入境的客流量在 2024 年四季度出现大幅提升。从新增航点来看,日本新增冲绳、韩国新开釜山,截至目前,公司在日本、韩国的在飞航点分别有 8 个
和 3 个,均超过 2019 年的水平。公司东南亚航线 2024 年也在比较明显的恢复过程中,但恢
复进度弱于日韩。考虑到日韩航线的收益率比较高,公司优先将运力投放在东北亚市场。2024 年中泰两国互免签证对需求助力比较明显,全年泰国航线乃至整个东南亚航线运营表现符合预期。从国际市场的运力分布来看,公司泰国线运力投放在国际线规模仍为最大的、超过日韩,2025 年一季度泰国线受短期扰动的影响比较大,进而公司国际市场整体业绩情况有所波动。
⚫ 业绩表现方面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0.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5%,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
股股东的净利润 22.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7%。
润为 6.8 亿元,同比下降 16.4%,同比下降主要因为去年同期有税盾影响。公司税前利润总额 8.9 亿元,实现同比增长 0.5%。
⚫ 客公里收益方面
2024 年,公司整体客座率为 91.5%,同比上升 2.1 个百分点,相较 2019 年同比上升 0.7
个百分点,客公里收益为 0.385 元,同比下降 6.5%,但相较 2019 年同比仍然增长 6.4%。从
综合收益上来说,2024 年公司表现基本符合预期,上半年表现优于下半年。
国内市场,2024 年增长的亮点:1)一季度出现了历史上出行需求最好的春节,“探亲+旅游”的二次出行模式推高了整个春节热度;2)二季度之后,国内市场表现为“旺季更旺、淡季有压力”,如暑运和黄金周等小长假需求端表现可圈可点,但整体来说量高价低持续了比较长的时间。2024 年,公司国内航线全年实现客公里收益 0.373 元,同比下降 6.3%,客座率达 92.2%,同比上升 1.8 个百分点。
国际市场,2024 年随着运力进一步投入,客公里收益较 2023 年的高点有所回落,但仍
较 2019 年同期增长 20%左右。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国内客公里收益同比下降近 5%,客座率基本上同步持平。国际方面受泰国市场影响较大,国际座公里收益同比下降接近两位数,但日本航线表现依然非常好,公司日本线客座率同比提升 10 个百分点以上,尽管客公里收益有所下降,但考虑日本航线运力同比增长几乎翻倍,对应收益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弥补泰国航线的影响。
⚫ 成本费用方面:
2024 年,公司单位成本为 0.316 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3.3%。单位成本同比下降的主要
原因是日利用率小时同比提升 9.4%,使得固定成本有效摊薄。单位扣油成本为 0.205 元,同比去年下降 1.7%,较 2019 年下降 0.1%。精细化成本管理比较符合预期。尽管如此,成本管理仍然有诸多挑战,一方面国际航线运力投放持续增长,境外机场地服起降等各类保障成本显著高于国内机场,且供应商涨价幅度较大;另一方面飞机及发动机成本、维修成本等项目今年以来压力逐渐显现。2024 年公司实现汇兑收益 613.8 万元,汇兑的影响仍控制在比较小的规模。
2025 年一季度,公司单位成本同比下降 2.3%,单位扣油成本同比上升 2.2%,基本符合
预期,成本端压力主要体现在飞机发动机折旧等项目上。
二、问答环节
Q:在过去几个季度里,从各项降本措施来看,哪几项对成本端降幅比较明显?能否请公司展望未来两年单位扣油成本情况?
A:公司持续保持数字化的成本管控力度,在大量项目上都运用算法模型进行合理化控制,2024 年,在节油、起降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未来将持续推进。2025 年,公司预计利用率稳步提升,飞行员不足的影响得到有效改善。未来两年,可以看到机队利用率会逐渐恢复到 2019 年的水平,这将是最大的成本节省因素。
如果剔除飞机和发动机成本的增加,公司有信心在扣油成本上做到一定程度的下降。同时,国际航线修复、占比增加会带来起降、机组、维修成本上升(例如机组需要过夜),但可通过航班加密、利用率提升和三化管控来对冲不利影响。
此外,关税会对供应链有较大扰动,但具体影响暂时还无法评估。
Q:2025 年一季度其他收益同比增长 1 亿元,能否从结构层面分析航线补贴的贡献量?
后续航线补贴的增长能否按照与 ASK 大致相同的增长幅度进行预测?
A:2025 年一季度补贴同比增长 9,000 万左右,其中财政补贴增长约 5,000 万,航线补
贴增长约4,000万。公司基本根据合同要件确认收入,财政补贴因各种原因存在时间性差异,确认会比较谨慎。2025 年一季度增速较高与补贴较去年同期的确认时间有差异亦有关联,但总体收款情况在改善。公司预计 2025 年补贴同比将会增长,涨幅大概率略低于 ASK 增长,因为今年在补贴航线的投放增速低于公司整体 ASK 增长水平。
Q:以 A320 为例,有多少核心部件为不可替代且由美方制造商提供?春秋航空的航材储备通常可以应对多长的时间周期?
A:飞机核心部件中存在较大比例由欧美厂商制造,短期内核心部件不太可能找到合适替代方案,因为替代需要花很长时间认证和批准。
公司 2025 年初还储备了部分关键性设备、消耗件、周转件,这可从年初存货增长验证。关税预计将会导致部分部件涨价,但目前看关税对民航的影响正在向着好的方向改善。
Q:LEAP-1A 发动机为何出现大规模返厂检修?主要原因是否因为转数达到一定阈值?从影响上看,LEAP-1A 检修对公司的影响量级如何?发动机检修是否会成为利用率恢复的限制因素?
A:LEAP-1A 检修并非因安全事件而引发的大面积召回,主要问题是未达到原本预期的性能状态。并且由于发动机交付时间及批次不同,检修批次错开,对航司影响相对可控。
公司目前有一定量的租赁发动机和自购备发,后续会有更多租赁及自购发动机列装,以
应对维修计划。旺季有 2-3 架飞机受影响,在淡季停飞更多飞机、加速检修进度。当然,停场会带来一定影响,维修成本和租赁发动机增加会导致成本端控制存在挑战。此外,关税和供应链扰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成本端压力。
Q:公司 2025 年飞机交付数量较 2024 年有所下调,飞机引进计划调整的主要原因是什
么?
A:飞机引进计划的调整主要基于两个维度的考量。1)盈利能力:当前供应链紧张,飞机价格偏离正常水平,续租价格也超出过去 10 年的合理区间。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重新评估飞机引进决策,以确保引进的飞机能够盈利;2)供应链能力:飞机制造商的交付能力也存在不确定性,这直接影响飞机的引进速度。综合这些因素,2025 年的飞机引进增速有所下降。
Q:目前资金储备较为充沛背景下,公司发行债券的考虑是什么?如何理解未来募集资金使用规划?
A:公司已获得 AAA 评级,公司在市场上具备较强的融资优势。可以通过新发债券置换现有贷款,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满足未来资金需求。公司会根据自身的现金流预测以及未来的开支安排,合理保持现金储备,以确保资金的流动性与安全性。
Q:2026-2027 年飞机引进实际情况如何,和计划对比是否存在一定差异?
A:建议目前参考规划进行预测,如果供应链持续改善、油价回落到合理水平,公司补充运力的需求将会增长。此外,公司会根据市场情况实时调整。
Q:公司已经部署深圳地区航线,未来在华南地区的战略布局如何?如何看待其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布局机会?
A:大湾区是公司现在重要的市场之一,近两年来公司在潮汕揭阳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投放量较大。公司会扎根大湾区市场,投放大量运力,优化国内国际航线结构。其中,公司国际市场的增投可能更快。
Q:公司 4 月份国内航班量较 3 月份明显上升,主要原因是什么?
A:1)3 月因为飞机停场检修航班量下行,4 月份完成检修后投入运营(目前公司日均航班量 520-530 班);同时 4 月市场情况较好,公司边际供给客座率水平良好,根据市场变化实时投放运力、提升飞机利用率。2)3 月底换季后,公司有新增时刻和市场,因此需要完成相应的航班任务、根据换季的航线规划落实航线战略。
Q:现阶段机长数量是否仍是春秋航空供给增加的瓶颈?
三、会议总结
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波动、供应链紧张以及发动机战略性扰动等不确定性挑战,公司 2024年仍完成较好的业绩。尽管 2025 年一季度上述挑战依旧,但公司利润总额仍实现增长。
经过两年的结构性调整,公司的飞行员队伍边际改善。飞行资源逐渐充沛,有望支撑飞机利用率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为成本控制带来积极影响。
在外部压力下,公司在成本精细化管控方面取得进展,部署 AI 工具,助力管理效能提升、单位成本下降,收入水平稳定合理提升,这将有助于公司在未来更好地应对挑战。
此外,随着对包括日、韩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开拓,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定或实现增长。
感谢投资人过去一年对公司的支持,并希望持续关注春秋航空,提出问题和改进建议,公司将继续努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