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博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8 22:17:12
公司代码:688598 公司简称:金博股份
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描述了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3、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公司 2024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
净利润为负数。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3 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以及《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综合考虑公司目前行业现状、经营情况及资金需求等因素,为保障公司稳定和长远的发展,增强抗风险的能力,公司 2024 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上述方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及第四届监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提交公司 2024 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人民币普通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金博股份 688598 无
(A股) 科创板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陈亮 彭玉娴
联系地址 湖南省益阳市鱼形山路588号 湖南省益阳市鱼形山路588号
电话 0737-6202107 0737-6202107
传真 0737-6206006 0737-6206006
电子信箱 KBC@kbcarbon.com KBC@kbcarbon.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 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服务于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性能卓越、性价比优的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和全套解决方案。
2. 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高性能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先进碳基复合材料是指以碳纤维为增强体,以碳或碳化硅等为基体,以化学气相沉积或液相浸渍等工艺形成的复合材料,主要包括碳/碳复合材料产品、碳陶复合材料产品(碳纤维增强碳化硅)等。碳基复合材料具备优异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航空航天、化工等领域。公司在确保现有业务稳定、快速、高效增长的同时,基于在碳基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围绕碳材料产业化平台,已成功开发光伏、半导体、交通、锂电、氢能等应用领域用碳基材料系列产品,其主要产品及服务内容如下:
序号 主营产品 应用实例 主要应用领域
多种规格的坩埚、导流筒、保温筒及
1 加热器等光伏晶硅拉制炉热场系统的 光伏领域
系列部件。
半导体晶硅制造用超高纯热场材料、
2 保温材料及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合成 半导体领域
用超高纯碳粉。
长纤碳陶制动盘(KBCC-L 系列)、短
3 纤碳陶制动盘(KBCC-S 系列)、碳陶 交通领域
摩擦副整体解决方案。
碳/碳匣钵、坩埚、箱板、立柱等锂电
4 正/负极材料制备用碳/碳热场系列部 锂电领域
件;锂电池负极材料用碳粉制备代工
服务。
燃料电池用片状碳纸、卷对卷碳纸系
5 列及卷对卷气体扩散层(GDL)系列; 氢能领域
液流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碳
基材料双极板。
2.2 主要经营模式
1. 研发模式
公司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碳材料产业化创新平台,以先进碳基复合材料低成本制备关键技术为目标,组建一支涵盖材料、纺织、无纺、机械、电气等多学科的核心研发团队,形成了一套从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到装备自主研发的完整技术成果转化体系,可使公司的科研成果迅速实现产业化,并形成规模化优势。公司已建立满足公司业务需要的研发模式流程,主要由设计开发、立项申请、立项评审、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等部分组成,通过构建科学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公司通过金博研究院吸纳全球碳基复合材料领域人才,打造碳基复合材料专业人才梯队。通过对碳基复合材料通用底层技术、制备机理与基础装备开发进行低成本工程化制备的研究与孵化,全面提升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各应用领域的研发创新能力,保持公司技术和研发水平的领先
性。
2. 采购模式
公司制定了严格的供应商选择和审核制度,公司采购部负责供应商选择、价格谈判和合同签订等事宜。公司采购部门根据相关采购制度并结合生产计划,通过比价、询价等方式从合格供方名录中选择供应商,并拟定采购申请单报公司内部审批。采购申请单经审批通过后,公司与合格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采购部门对采购合同中的货物进行持续监控和跟踪,保证货物在供货周期内到厂。到厂的货物需进行入厂检验,检验员对物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公司原材料采购中的绝大部分已实现国产化替代,并通过与主要原材料供应方签订长期供应合同,降低企业综合性采购成本。
3. 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为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制并生产。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已接订单、销售趋势预测等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严格按照工艺标准组织生产,按时、保质、保量地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在质量控制体系上,公司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全员共同参与并贯穿于设计到制造的全过程。
4. 销售模式
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经营理念,具备从单一产品销售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方案设计、产品制造与提供、技术服务及销售服务等)的全方位业务能力,实现客户与公司可持续性共赢发展。公司的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根据客户订单情况进行生产并交付,同时综合考虑行业趋势、市场供需、竞争要素、下游客户需求等开发新产品。公司对现有客户持续经营形成销售收入,另外通过开拓新客户、新产品应用领域等方式优化业务结构和增强抗风险能力。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光伏领域
1)发展阶段
2024年,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与产能过剩问题突出。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光伏硅片产量达到753GW,同比增长12.7%,2024年三季度中国光伏主产业链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72.2%,辅材辅料净利润下滑62.9%;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预测,2024年中国光伏硅片名义产能增长至1,600GW。目前硅片产能远超市场需求,导致企业开工率持续低迷,部分厂商开工率低于50%,尽管202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77.57GW,同比增长24.77%,但产业链价格持续探底,硅片价格下滑超50%,光伏企业现金流紧张程度加剧,利润承压。整体来看,光伏行业周期底部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正经历“阵痛期”,但技术升级(如BC、TOPCon)、落后产能出清、政策调控及海外新兴市场的拓展,将为光伏行业新一轮增长奠定基础。
2)基本特点
光伏 N 型电池技术(如 TOPCon、HJT、IBC 等)加速产业化,转换效率不断提升,成为市
场主流。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编制的《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路线图》数据,2024 年 N
电池极限转换效率,推出的 HIBC 组件效率达到 27.81%,打破了晶硅组件效率的世界纪录。随着技术进步和产能扩张,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下降,降低了光伏电站的建设成本,也进一步推动了光伏市场的普及。目前,光伏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需求、产业链价格、市场竞争、政策调控等方面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特点,行业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3)主要技术门槛
随着 N 型电池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BC 等电池技术脱颖而出,其对晶硅制造热场部件的大
型化、高纯度、高强度、高导热性和低膨胀系数等产品性能上提出了越来越严苛的要求。碳/碳复合材料性能与原材料、生产工艺等息息相关,企业需具备长期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研发投入,方可满足热场系统对碳/碳复合材料更高的技术要求。
公司作为光伏碳/碳复合材料热场龙头企业,在碳纤维预制体成形、快速增密、低成本制造和高温纯化等核心技术方面拥有领先优势,确保公司产品能够满足未来高效电池技术变革趋势和性能要求。报告期内,公司已完成碳/碳复合材料热场部件产能扩建,使公司在光伏热场领域持续保持技术领先和规模优势。
(2)半导体领域
1)发展阶段
半导体产业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其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移动通信、轨道交通、军工及航空航天等国家重点产业领域,被誉为“工业粮食”。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发布数据,2024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
总规模将升至 6,2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19%。2024 年,DeepSeek、ChatGPT 等大模型的兴起发展,
AI 算力需求、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复苏以及汽车电子(智能驾驶)快速发展,为半导体产业提供了更多的技术验证和应用场景,半导体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引擎。
2)基本特点
目前,以碳化硅、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