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蛋白: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8 21:50:02
公司代码:688137 公司简称:近岸蛋白
苏州近岸蛋白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阐述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关风险因素,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鉴于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及母公司净利润均为负数,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的规定,公司尚不满足利润分配条件。同时综合考虑各外部环境影响、行业现状、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规划等因素,为更好地维护全体股东的长远利益,保障公司长期稳定发展,除2024年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外,经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拟定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现金分红,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上述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实施。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人民币普通股(A 上海证券交易所 近岸蛋白 688137 不适用
股) 科创板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王笃强 张网罗
联系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上海浦东新区伽利略路11号1号楼
云创路228号4层
电话 0512-63919116 021-50798028
传真 0512-63917398-805 021-50798028-8088
电子信箱 IR@novoprotein.com.cn IR@novoprotein.com.cn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靶点及因子类蛋白、重组抗体、酶及试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提供生物药、体外诊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等领域的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作为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上游供应商,致力于为下游客户提供及时、稳定、优质的产品及服务,以底层工具创新和技术创新,助力全球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与产品创新升级,推动以蛋白质原料为核心的产业链生态构建。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发挥多技术平台协同优势,主动应对市场行业变化,整合技术、产品与服务,全流程多方位深入解决客户需求。在基因与细胞治疗领域,利用公司 GMP 生产技术优势和技术平台综合优势,积极开展行业合作,布局基因编辑赛道,致力于为行业客户提供基因编辑工
具和应用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推出 GMP 级 RNA 相关新产品,进一步丰富 RNA 生产用原料酶,满足
下游差异化创新需求。在抗体药领域,利用公司多年的行业积累和深入洞察,与下游公司协作,共同推进辅料用重组人透明质酸酶在抗体药皮下制剂开发中的应用。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领域,
提升基础酶试剂产品的性能,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在下游细分行业结构调整的新市场环境下,公司通过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开拓蛋白质技术在胶原蛋白、GLP-1类似物等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新增和升级应用市场核心产品,构铸产业链生态,为未来行业市场复苏夯实了客户和技术基础。
1、公司主营业务概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
求,国家积极“推动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材料、
生物能源等产业,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国务院总理李强 2023 年 8 月 25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 年)》,会议强调,“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基础,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高质量发展全局。要着力提高医药工业和医疗装备产业韧性和现代化水平,增强高端药品、关键技术和原辅料等供给能力…”。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公司作为生命健康行业重要的原料创造和生产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行业变局中抓住机会,重视创新的核心技术开发及技术成果转化,致力于解决基础生物医药原料在生命健康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全面整合公司 7 大综合性技术平台和 23 项核心技术,推动从技术导向转变为向客户提供全流程应用解决方案,全面支持和赋能下游产业创新升级。
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均通过公司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生产,主要代表性产品市场认可度高,具备技术先进性。具体分类如下:
(1)靶点及因子类蛋白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系利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技术,通过宿主细胞表达目的蛋白,再经多
步分离纯化获得。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合计 3,542 种,较 2023 年末增加 222
种。利用膜蛋白开发技术持续开发系列多次跨膜蛋白,以及前沿研究热点蛋白,覆盖肿瘤、代谢、神经、自免等领域。公司加强细胞和类器官培养相关产品开发,持续增加科研级/GMP 级细胞因子、基质胶等。在免疫诊断领域,持续开发传染病、动物疾病诊断抗原以及血脂、神经、代谢等领域诊断抗原和诊断抗体。公司通过 Legotein®蛋白工程平台、计算机辅助蛋白表达设计(CAPE)平台、规模化生产与质控平台等技术平台自主研发生产的靶点及因子类蛋白等,具备产量高、活性好、纯度高、批间一致性好、生产过程稳定可控等诸多优势,市场认可度高。
公司靶点及因子类蛋白产品具体分类如下:
靶点及因子类蛋白 产品描述 应用场景
分类
靶点蛋白是在疾病等生理进
程中,被药物分子识别并产
生干预效果的靶标蛋白。公
司产品包括多次跨膜蛋白、 应用于病毒学、生物药领域药物研发,如
靶点蛋白 稳定多聚体蛋白、融合蛋白 抗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研发、自身免疫疾病
等,涵盖多种属、多标签、 药物研发、以及病毒针对性药物开发等。
生物素化以及特定位点突变
体蛋白,应用于动物免疫、
抗体药物筛选评估、质量放
行等药物研发环节。
细胞因子是具有调节免疫应
答、细胞生长和分化、组织
损伤和修复等生命活动的蛋 应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
白,包括生长因子、干扰素、破骨细胞等多种细胞培养;作为关键添加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物应用于类器官培养;在细胞治疗领域,
等,是细胞培养的核心添加 是 CAR-T、CAR-NK、iPSC 等细胞治疗药物
物。可用于类器官/细胞培 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
养、疾病建模、细胞治疗及
其他细胞学研究领域。
诊断抗原是与疾病相关的特
殊蛋白,在疾病的诊断方面 作为检测的核心原料,应用于体外诊断领
发挥重要作用。相对于天然 域,如:流行病快速检测筛查、自身免疫
诊断抗原 提取的抗原,重组诊断抗原 疾病诊断、炎症检测、心血管疾病检测、
具有活性高、纯度高、均一 癌症筛查、动物疾病诊断等。
性好、质量及批间差可控等
优点。
(2)重组抗体
重组抗体是通过抗体发现、基因重组、细胞工程、抗体纯化等技术,将编码抗体的基因序列组装到表达载体中,并通过宿主细胞表达生产获取的抗体。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 135 种重组抗体,为开发免疫诊断试剂、新型疫苗、抗体药等提供了
高品质抗体原料。公司可通过抗体开发平台、稳定细胞株构建与工艺开发技术、质量分析与控制等技术平台开发出具备序列明确、特异性强、种子稳定性好、批次差异小等优点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同时公司充分利用 23 项核心技术协同优势,开发了多次跨膜蛋白抗体整体解决方案,可解决在创新药、诊断、基础研究领域中多次跨膜蛋白抗体开发的难题。
公司重组抗体产品具体分类如下:
重组抗体分类 产品描述 应用场景
诊断抗体是指可以与诊断 作为检测核心原料,应用于体外诊断领域的
抗原特异性结合的抗体,可 抗原检测,如炎症检测、心血管疾病检测以
以精确、快速地检测目的抗 及细胞治疗后的细胞因子风暴检测等。
诊断抗体 原。应用于传染病、自免、 公司的新冠 S 蛋白中和抗体作为标准物质,
炎症、过敏原、心肌、肿瘤、被中国国家计量院采购申报为新冠病毒中
血脂、生殖等相关疾病体外 和抗体标准物质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