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景微: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8 19:00:06
公司代码:603375 公司简称:盛景微
无锡盛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董事会审议,2024年度公司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10元(含税)。截至2025年4月27日,公司总股本100,666,667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66,666.70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43.94%。以上利润分配预案待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后执行。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主 盛景微 603375 未发生变更
板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潘叙 张珊珊
联系地址 无锡市新吴区景贤路6号中国物 无锡市新吴区景贤路6号中国物
联网国际创新园H7 联网国际创新园H7
电话 0510-85388026 0510-85388026
传真 / /
电子信箱 ir@holyview.com ir@holyview.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所处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经营产品电子控制模块为电子雷管的核心组件,目前主要服务于民用爆破行业,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冶金、交通、水利、电力和建筑等领域,在采矿业、基础工业、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电子雷管拥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精度、可追溯性等诸多优势。
2024 年,民爆行业整体情况为缩量下行态势,工业雷管累计产量 6.72 亿发,同比上年下降
7.18%。大多数省份工业雷管产销量出现不同幅度的下滑,导致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产品电子控制模块(含电子控制芯片)销量同比下降 18.37%。
(二)行业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
工信部、公安部多次发文支持基于密码管理的电子雷管的强制推广,提高社会安全,2021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广工业电子雷管。2022 年 7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发文(工安全函【2022】109 号《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关于进一步做好数码电子雷管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为落实《“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部署,加大工业数码电子雷管推广应用力度,实现工业雷管向电子雷管全面升级换代,推进起爆器材向安全、可靠、高效方向转型的要求。2024 年 4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量化明确了智慧矿山建设目标。2024 年 5 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能发煤炭〔2024〕38 号),要求新建煤矿原则上按照智能化标准设计建设、大型煤矿要加快智能化改造。2025 年 3 月,工信部发布《加快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明确推动民爆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新政策将通过整合重组、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扩张、安全质量提升等举措,推动民爆行业向集约化、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升级。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在产业链中处于中上游位置。产业链上游主要为晶圆制造、封装测试、模块加工及电子元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在江苏省内均有相关配套企业;下游为雷管厂、爆破公司等民爆行业。公司拥有芯片超低功耗设计、抗干扰设计、抗振动冲击和大规模组网等核心技术,针对不同爆破应用场景开发出一系列专用电子控制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多个省市地区,涵盖了矿山开采、水利水电、交通建设、城市改造、地质勘探等领域。2022 年、2023 年及 2024 年,公司在爆破专
用电子控制模块(含电子控制芯片)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 40.41%、25.52%及 21.98%,2024 年市占率有所下滑,但仍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公司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在煤矿、金属矿等高风险领域的应用比例显著增加。同时,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对民用爆炸物品行业的技术升级要求,推出多款符合政策导向的创新产品,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
2024 年,随着电子雷管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竞争对手纷纷加大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这些挑战,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营销投入,优化供应链管理,并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保持竞争优势。
公司主要从事电子控制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矿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推出了多款智能化、数字化电子雷管产品,满足市场对高精度、高安全性和环保性能的需求。深耕国内市场并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优质的服务,公司在电子雷管行业中保持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
(一)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专注于电子控制模块、起爆控制器、放大器等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根据上游领域高度专业化分工的特点,公司向晶圆制造企业采购晶圆后,将封装测试、贴片组装等生产制造环节委托给外部加工商完成,在公司内部自主完成的生产环节主要为起爆控制器的软硬件总装及相关测试。
公司在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均具备成熟、稳定的模式,与产业链上下游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业务模式成熟。公司依托成熟的业务模式,业务规模、行业地位逐步提升,经营业绩保持稳定。
1、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将研发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核心,根据行业技术发展、下游终端需求变化、新应用场景的特点等,一方面,结合客户需求持续提升现有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性能,保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围绕业务发展目标,公司基于现有的技术平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不断扩大核心技术的应用领域,保障未来可持续发展。
2、生产与采购模式
(1)电子控制模块
电子控制模块的生产模式为“自主设计+自主采购物料+委托加工”,公司自主设计电子控制模块的控制芯片、产品结构、PCB 版图等,并自主采购物料。从晶圆制造企业采购晶圆后,将封装测试等芯片生产环节与模块的贴片组装环节委托给外部供应商完成。煤矿许用型电子控制模块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关键检测程序由公司自主完成。
电子控制模块的主要原材料为芯片、储能元件、点火元件、开关元件等,其中芯片采用“自
主设计+委托加工”模式进行生产,其他主要原材料来源于外购公司按生产计划采购储能元件、点火元件、开关元件等物料后,将芯片与外购物料发往模块加工厂,由模块加工厂进行贴片组装,生产成电子控制模块产品。
(2)起爆控制器
起爆控制器的生产模式为“自主设计+委托加工+自行组装”,公司自主完成起爆控制器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背夹主板采用委托加工模式进行生产,同时对外采购手持数据终端等物料,最终由公司自主完成所有软硬件的总装及相关调试,生产成起爆控制器产品。
(3)模拟及信号链芯片
模拟及信号链芯片的生产模式为“自主设计+委托加工”,公司自主完成芯片设计,从晶圆制造企业采购晶圆后,将封装测试等芯片生产环节委托给外部供应商完成。
3、生产与采购流程
公司结合行业发展预测、客户预计需求、当年销售计划及公司库存情况制定采购和生产计划,根据计划所需物料情况,向委托加工供应商与物料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公司设立运营部负责采购公司科研和生产所需原材料。公司采用集中式采购模式,并制定了相应规范采购流程。运营部根据技术部门制定的材料规范,选定质量可靠、信誉良好的供应商作为候选供方,并向其发出技术标准或要求,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初步报价及有关质量证明资料等。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定材料规范,并组织对样品进行工艺摸底试验。材料经摸底试验合格后,质量部门组织各部门对供方进行评价,经批准后进行采购。物资到货后,运营部会同质量部门组织入库验收确认。
此外,针对已量产的产品,由技术部门提供产品 BOM 表,运营部根据 BOM 表信息,建立采
购物资名类库,确认合格供应商目录,后续对同类其他供应商进行持续采购调研及询价,更新采购物资库。
4、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电子控制模块、起爆控制器采用直销模式进行销售。上述产品的下游客户主要包括雅化集团、北方特能、前进民爆、壶化股份、云南民爆集团等国内知名民爆企业,下游呈现集中度较高的市场竞争格局,采用直销模式有利于缩短销售流程、优化服务并及时把握客户需求,并且可以与客户技术部门保持实时沟通,有利于提升技术、产品开发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公司与主要客户通常每年或每半年签订销售合同或框架合同,后续交易以月度计划或订单等方式进行,根据约定的交货期安排通知发货,配送至客户指定地点。双方对账后的一定期限内公司以银行转账或承兑汇票的方式收款。
另外,子公司上海先积主要采用经销模式销售放大器等产品。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增减(%)
总资产 1,706,309,648.95 1,042,865,426.86 63.62 855,483,635.01
归属于上市公司 1,572,817,571.52 725,209,966.46 116.88 527,017,179.99
股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504,197,206.24 822,507,300.20 -38.70 770,807,400.98
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