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晶科技: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8 17:59:54
公司代码:603738 公司简称:泰晶科技
泰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 87,580,933.21 元;截至2024年 12月 31日,母公司报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431,284,019.92元。公司董事会在充分考虑公司近年来实际经营情况和投资者回报需求的前提下,拟定公司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公司股份数量为基数,向全体股东(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除外)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构成差异化分红。如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公司拟维持分配总额不变,相应调整每股分配比例。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泰晶科技 603738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黄晓辉 朱柳艳
联系地址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经济开发区 湖北省随州市曾都经济开发区
电话 0722-3308115 0722-3308115
传真 0722-3308115 0722-3308115
电子信箱 sztkd@sztkd.com zly@sztkd.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行业作为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子行业,是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产业,是推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石。
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是电子线路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元器件,由于石英晶片的压电效应、各向异性和温度特性的关键特点,提供精确标准的频率源和时钟脉冲信号,其应用十分广泛,主要涵盖网络通信、汽车电子、物联网、工业控制、人工智能、模组、光通信、电力与能源、医疗电子等众多领域。
随着 5G+/6G/WiFi 通讯技术推陈出新,催生物联网、移动终端、自动驾驶等一系列新的应用
场景,技术创新与产业链重构成为增长的关键驱动力。2024 年,AI 大模型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至各类智能设备及连接网络终端,驱动端侧 AI 设备数量大幅增加。终端市场的设计需求进一步推动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向着更小型化、高频化、高精度、高可靠性和低功耗的方向发展。同时,持续演进的传感、运算和无限链接通信技术发展,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应用场景不断增多。
根据 QYR 的统计及预测,2024 年全球石英晶振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36.52 亿美元,预计 2031
年将达到 73.82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10.7%(2025-2031)。
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让全球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根据 QYR 的统计及预测,
亚太地区由于其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石英晶振最大的消费市场。伴随国产替代需求及发展深化,国内头部石英晶体频率元件领军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国产替代需求加速带来的产业机遇。
2.2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2.2.1 唯一跻身全球前十的中国晶体厂商
作为国内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内专利布局数量遥遥领先,也是唯一跻身全球前十的中国晶体厂商。
2.2.2 国内率先实现石英 MEMS 器件产业化与规模化
历经二十载技术沉淀,公司率先实现石英 MEMS 器件产业化与规模化,掌握了微型片式音叉、
超高频晶体谐振器、晶体振荡器等核心产品的底层生产技术,具备适配 5G、WIFI6/7、光模块、服务器、基站等场景的超高频、超小尺寸产品量产能力,作为 AIoT 上游元器件制造商,公司深度融入蜂窝类及无线通讯模组主芯片方案,是全球少数能同步满足 AI 算力芯片对智能硬件高性能、低功耗要求的晶体厂商。
2.2.3 保持前沿技术创新,国产化自主可控
作为国内晶振行业的重要力量,公司光刻晶片的自主可控为国产化各行业头部提供了坚实堡垒,同时,创新升级半导体晶圆级封装技术,实现超薄、超小器件的封装厚度从 400-500 微米进一步减薄至 130 微米。公司积极推进 IC 国产化适配,新建有源模块研发实验室,通过全自动温补、自研电路及算法等技术,减少试错成本,为高精度批量温度补偿设备的研制提供技术基础。
2.2.4 全产品线布局,产销量稳居大陆前列
在产品矩阵上,公司拥有全系列布局优势,覆盖 DIP 音叉系列、片式音叉系列、片式高频
系列、片式热敏系列、有源 SPXO/TCXO/VCXO/OCXO 系列、车规级产品系列、RTC 等产品系列;通过持续突破晶片设计、制程、封装测试等环节的核心技术,公司在质量稳定性、性能指标、技术标准上不断进阶,凭借突出的研发实力、成本控制能力及规模化制造优势,产能与产销量稳居中国大陆前列,成为核心电子器件国产化的首选品牌。
2.3 新业态发展趋势
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终端生态演化、端侧 AI 的发展,相关应用如智能驾驶、AI 眼镜、AI 玩
具、算力服务器、人形机器人等都将为公司产品带来新的消费场景。公司核心业务领域呈现以下发展新机遇:
AI+消费电子:随着 AI 硬件需求爆发,AI 赋能手机、PC、可穿戴设备等端侧智能化渗透,
叠加算力升级驱动及国产替代,高基频、高精度、低功耗产品在 AI 端侧应用场景持续扩展。根据
IDC 预计,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预计出货 1,205 万台,同比增长 18.3%。其中不具备显示功
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 547 万台,同比增长 101.9%。在智能眼镜中,不同频率的晶振分别用于处理器指令周期同步、确保射频通信稳定性以及摄像头帧率控制等关键功能。
算力服务器与光通信:服务器的 CPU、内存、GPU 等核心部件及网络接口均依赖稳定时钟信
号实现同步交互与数据传输,AI 服务器光模块更需高阶差分式输出振荡器支撑,以提高光模块速率、增加通信距离、提高宽带。随着数据中心扩容,边缘计算兴起,国际形势下国产替代深化,更高基频、更高精度国产晶振有望得到广泛适配与应用。
汽车电子: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向车身、座舱、智驾、底盘、动力五大域演进,智能化与新能源化加速技术迭代。座舱域的人机交互升级催生高频/高精度需求,智驾域的传感器(如单辆车配置 11 摄像头+3 毫米波雷达+1 激光雷达)爆发式增长拉动晶振用量;叠加胎压监测、空悬系统下探等增量场景。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信息中心数据,汽车电子是仅次于移动终端第二大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应用场景,伴随汽车智能化升级需求暴增,已成为增速最快的应用场景。预计
到 2027 年,中国汽车电子晶振需求量可达到 31 亿只,市场规模达到 16.6 亿元,随着 L2+向高
阶智驾突破,将直接拉动高附加值有源晶振的用量提升,车规级晶振市场将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
人形机器人:在人形机器人通信网络、主控系统、传感模块、语音交互、关节驱动及电源控制等核心模块中,晶振是实现精准控制与稳定运行的关键元件。随着产业化进程加速,高基频、低功耗、高稳定性、高精度石英晶体元器件需求将随机器人渗透率提升而显著增长。
2.4 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国家产业政策加大对新型片式元器件、智能制造、智能终端以及 5G 等新型电子信息基础设
施的重点支持,为我国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推动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 版),将“新型片式元件”、“通信基站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压电晶体材料”作为电子核心产业列入指导目录。工信部 2021 年印发的《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 年)》中明确提出,重点产品高端提升行动,电路类元器件中列出了“高频率、高精度频率元器件”;重点市场应用推广行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市场中列出了 “频率元器件”。根据《中国制造 2025》,力争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是强化工业基础能力,统筹推进“四基”发展。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统称“四基”)等工业基础能力薄弱,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瓶颈。
2.5 公司主营业务及产品情况
公司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专业致力于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设计、制造、封装测试、销售以及相关工艺设备研发,是国内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行业主要厂商之一。产品主要型号与用途如下:
2.6 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
2.6.1 采购模式
经过多年的经营,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采购控制流程,对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来料品质进行综合评审,通过多家选择、比价采购,结合 ERP、MES 系统的应用,实现请购、报价、采购、合同、收货、检验、入库、库存等集成化管理。公司在全球建立了稳定的上下游供应链合作关系,日常生产原材料供应充足并具备后续进一步小型号的研发贮备。以质量、交付、成本、服务等关键指标,灵活调整采购策略,驱动采购决策从经验导向转型,搭建供应商分级管理体系,采购管控精细化,促进成本结构持续优化。
2.6.2 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具有柔性化的特点,采取订单驱动模式组织生产。根据客户需求,结合产品的使用场景和工作原理,提出与其对应的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或直接根据产品通用指标进行产品规格确定。然后销售部门按照订单制定需求计划提交采购及生产部门,组织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生产。公司以构建零缺陷质量体系为目标,通过深度优化运营管理,实现不良率和客诉率不断降低以及供应链成本和内部运营效率持续改善,提升生产质量水平和生产效率。
2.6.3 销售模式
公司长期坚持贴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