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细胞:神州细胞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告时间:2025-04-25 20:35:41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评估报告暨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神州细胞”)为切实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特别是广大中小投资者利益,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真抓实干提升公司投资价
值的责任感,于 2024 年 4 月 13 日发布了《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
方案》,于 2024 年 8 月 12 日发布了《关于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
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2024 年度,公司根据“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和落实相关工作,在保障投资者权益、树立良好资本市场形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经营效率,强化核心竞争力,保障投资者权益,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公司特制定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司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及 2025 年度“提质增
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全线产品协同增效,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 年,公司全线产品协同增效,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推动商业化产品快速放量,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通过创新驱动与产能优化,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合作机会,缩短产品上市与销售放量的周期,助力主营业务收入跨越式提升。此外,公司进一步优化财务状况,夯实持续经营基础,全面提升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在机遇与挑战中稳健前行。
1、商业化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51,270.81 万元,同比增长 33.13%;
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11,195.11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7,441.06 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公司核心产品安佳因销售稳定,全年销售额约 18.90 亿元,同比增长 6.18%。面对地区及地区联盟集采降价压力,公司借助灵活有效的市场策略,确保重点省份的集采中标和价格调整幅度符合预期,同时进一步拓展院外市场份额,为公司营收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此外,安佳因上市后,公司还开展了通过免疫耐受诱导治疗(ITI)清除患者体内高滴度抑制物、围手术期患者替代治疗等上市后临床研究,积极拓展产品使用场景,以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抗体药物瑞帕妥单抗安平希及两款生物类似药阿达木单抗安佳润和贝伐珠单抗安贝珠均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营销团队积极推动产品在各省市挂网及医院准入,推动销售业绩显着提升。公司持续开展真实世界研究,系统收集并分析更多临床使用数据,涵盖患者多样性、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优化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用药参考,也显着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和用药依从性。2024 年,三个抗体产品销售额突破 6.2 亿元,同比增长 499.80%,市场表现亮眼。
公司在保持产品销量稳步增长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经营效益显着提升。一方面,公司加强成本管控,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通过改进研发流程、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使研发投入产出比显着提高。得益于这些举措的综合实施,公司在 2024 年度成功实现业绩突破,不仅扭转了此前亏损局面,更实现了整体盈利,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经营韧性。这一成果标志着公司经营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研发产品方面,安佑平单药针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适应症及其与贝伐珠单抗联用针对肝细胞癌的适应症于 2025 年 2 月获批上市,安佑平为国内首个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全人群获批一线治疗的 PD-1/L1 抑制剂,填补了中国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免疫治疗的数据空白,有望为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一线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安佑平的成功上市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为患者提供临床获益新路径。公司在重组蛋白、自免及肿瘤治疗等领域的商业化格局全面打开,自身造血能力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公司结合国际最新研究动态和技术发展,综合考虑自身研发及工艺优势、产品的临床需求及商业化价值等因素,持续推进产品研发,已有 8 个产品获得国内临床批件并启动多项临床研究,此外还有多个产品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3、生产方面,随着公司多个产品实现上市销售,以及临床研究阶段用药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司也在分步骤有序扩大产业化规模。目前一期、二期生产基地及天空之境产业广场已建成多条原液生产线、制剂灌装线及包装线,另有配套的
立体自动库及其他辅助车间、设施等均已投入使用,保证了商业化生产供给及时率 100%,并为各种生产及研发用原材料耗材等建立了安全库存,为后续不断推向商业化的产品提前布局,储备产能,报告期内,N10 地块已启动开工建设,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正在进行二次结构和机电安装。
二、研发创新双轮驱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研发创新是追求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生物药企业的活力之源、竞争之本。2024
年公司整体研发投入 93,602.25 万元,主要用于 SCT1000、SCT650C 及 SCTB14
等产品的临床中后期研究,以及众多产品的临床及临床前开发。知识产权储备方
面,2024 年,公司新增境内外发明专利申请 16 个,新获得 82 个发明专利授权。
此外,还有多篇与公司产品相关的重要学术论文刊载发表于 SCI 收录期刊。
2025 年,随着行业国产替代和国际化进程加速,公司将紧抓政策与市场机遇,持续保持研发投入,预计研发资金不低于全年产品销售收入的 25%。我们将加速底层技术平台的创新与升级,推动早期产品进入临床研究,促进成熟产品尽快商业化,进一步扩充在研管线。公司将继续聚焦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遗传病等治疗和预防领域,依托技术优势,重点开发具有差异化竞争力的生物药,包括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及创新疫苗等,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通过持续优化研发策略,我们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高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同时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025 年具体研发计划及阶段性目标主要包括:
1、提高商业化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渗透率
2025 年,公司将积极通过与医疗专业人士合作,不断推进治疗的规范性;加强基层市场的渗透,大力提升产品可及性等措施,让产品服务更广泛的基层患者,从而加速原研替代,在完善公司在自免领域及实体瘤领域的商业化布局的同时,也为主营业务贡献更多的销售收入。2025 年 2 月,公司产品菲诺利单抗注射液安佑平获批上市,公司将全力推进其尽快商业化。安佑平的获批,将丰富公司的肿瘤药物产品管线,有望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2.加速推进产品临床研究
(1)14 价 HPV 疫苗 SCT1000 已在报告期内完成 III 期临床研究的第三针接
种,公司将全力保障随访工作的顺利开展。重组抗 IL-17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SCT650C 已在国内外启动不同适应症的 II 期临床研究。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的
双特异性抗体产品 SCTB14 也已启动 II 期临床研究。用于 CD38+血液系统恶性
肿瘤治疗的单抗产品 SCTC21C、用于治疗 CD20 阳性 B 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双特异性抗体产品 SCTB35,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三特异性抗体注射液SCTB41 及抗血管生成生物药 SCT520FF、用于治疗甲状腺眼病的单克隆抗体注射液 SCTT11 均已启动 I 期临床研究。除此之外,公司两款重组蛋白疫苗,分别是预防 RSV 感染所致呼吸道疾病的产品 SCTV02 及预防带状疱疹的产品SCTV04C 均在报告期内获批临床,并已启动 I 期临床研究。公司将加速推进前述在研产品的临床研究,争取尽快获批上市。
3、公司尚有多个品种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储备了涵盖重组蛋白、抗体药物和创新疫苗等多类别的早期候选药物产品管线,可以持续不断地推出创新品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4、公司计划构建一体化研发项目管理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流程管理,涵盖任务分解、资源调配、进度监控、可视化展示及成果管控等核心功能,为研发团队提供高效协作支持。该平台将整合目标管理、效能分析与里程碑跟踪等模块,显着提升研发执行效率。在产业化领域,公司将打通生产信息系统壁垒,通过系统集成构建端到端数据流,实现从生产计划到药品/疫苗销售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依托电子化生产与质检体系,有效提升运营效率,减少人为差错,全面增强产业化竞争优势。
三、多措并举优化资产结构,切实增强投资者信任与信心
2024 年,公司一方面依托于已上市产品的持续销售放量,努力增加营业收入;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积极研究论证融资方案,增加权益类资金,改善公司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懈努力和来自控股股东包括资金在内的全方位支持,大力促进业务发展并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及整体抗风险能力。
公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向控股股东进行永续债权融资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公司计划向控股股东拉萨爱力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不超过人民币 8 亿元的永续债权融资,相关情况请见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发布的《北京神州细胞生物技术集团股份公司关于向控股股东进行永续债权融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本次永续债权融资已经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截至 2024 年底,已有 6 亿元永续债发放到位并作为权益工具
计入公司所有者权益。本次永续债权融资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有效改善公司财务状况,降低经营及财务风险,增强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主营业务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2025 年,为增加公司运营资金,缓解公司研发及经营资金紧张局面,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公司将采取以下举措:(1)在 2025 年继续依托于已上市产品的稳定销售,并加快新上市产品的商业化进程,争取保持盈利势头,进一步减少历史累计亏损;(2)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公司运营资金,寻求业务增长第二曲线,缓解公司研发及经营资金紧张局面,保持公司现金流稳定和可持续经营能力;(3)进一步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增加权益类资金,降低财务风险,确保公司上市地位不受动摇;(4)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价值的认可,将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提供包括资金在内的全方位支持,保障企业经营的正常开展,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
四、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全面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公司高度重视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将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外部风险,提高公司运营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保障股东权益。
1、完善内控合规建设,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控制
2024 年,按照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公司持续修改完善公司合规相关制度。进一步加强流程化管理,特别是对于重大经营项目集体决策的信息化支持、对各层级员工的信息保密职责、廉洁与合规承诺、权限约束等。进一步加强营销业务内部审计和合规监督检查、飞行检查;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律师事务所开展审计、法律咨询服务,确保业务合法合规开展。根据违规处罚管理相关制度,对发现和举报的违规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加强合规文化建设,开展系统性、不定期的合规培训、以及根据监管要求实时发送合规风险提示等。
2025 年,公司将持续完善内控建设,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在符合内部控制要求的前提下,着眼于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公司将持续向员工特别是营销团队开展合规培训,建立合规标准,宣传合规文化,确保员工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规意识及符合行业要求的职业道德标准。同时还将内部审计与专项合规检查工作结合,对发现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