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智装:关于对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3-28 22:31:48
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的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7 号——交易与关联交易》的要求,北京航天神舟智能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通过查验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营业执照》《金融许可证》等证件资料,审阅财务公司的财务报表及相关数据指标,对财务公司的经营资质、内部控制设计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评估,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航天科技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于 2001 年成立,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支持我国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以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其他十六家成员单位共十七方共同出资设立的一家非银行金融机构,注册资本金人民币 65 亿元。
注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31 号-01 至 03 层,07 至
09 层
法定代表人:史伟国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015H2110000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0928911P
股东情况:财务公司注册资本金 65 亿元,其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30.20%;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14.56%;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0.92%;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0.01%;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9.10%;西安航天科技工业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7.29%;中国长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
比 5.46%;中国航天时代电子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2.73%;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2.64%;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1.82%;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出资占比 1.82%;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91%;中国乐凯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占比0.68%;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48%;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出资占比 0.48%;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45%;北京神舟航天软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占比 0.45%。
经营范围:1.对成员单位办理财务和融资顾问、信用鉴证及相关的咨询、代理业务;2.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3.经批准的保险代理业务;4.对成员单位提供担保;5.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委托贷款及委托投资;6.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7.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8.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9.对成员单位办理贷款及融资租赁;10.从事同业拆借;11.经批准发行财务公司债券;12.承销成员单位的企业债券;13.对金融机构的股权投资;14.有价证券投资;15.成员单位产品买方信贷及融资租赁。
二、财务公司内部控制情况
2024 年财务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资委《关于做好 2024 年中央企
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集团公司党组 1号文件部署和《2024 年规章制度、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工作要点》,以“强内控、防风险、促合规”为目标,以“融入业务,把控风险,助推集团产业发展”为大局,以深化关键业务领域的风险管控为着力点,通过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财务公司内控与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确保财务公司合规经营、稳健运行。
按照全面、制衡、审慎、适应的原则,财务公司建立了以风险控制为核心,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内部控制体系,基本覆盖了所有部门、岗位和人员,以及各项业务、管理过程和操作环节。财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内部控制职责、内部控制措施、内部控制保障、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监督五个方面。董事会承担深化内部控制管理的全面领导责任,统筹规划公司内控体系建设,监督经营层内控工作的实施;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经营层完善内控体系和履行内控职责;经营层执行董事会决策,制定系统化的制度、流程和方法,建立和完善内部组织机构,保证内控职责的履行并对内控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和评价;风险管理部门是内控管理的职能部门,承担牵头组织开展内控建设,负责内控体系的落实和检查评价;审计部门履行内控的监督职能,负责对内控的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报告发现的问题并监督整改;其他各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与自身职责相关的制度,负责按照规定开展内控自评价、报告内控缺陷并落实整改。
(一)2024 年度内控体系建设总体情况
2024 年,财务公司按照国资委和集团公司加强内控建设与监督的管理要求,结合年度 OKR 目标,聚焦信贷、投资等主要业务领域风险和巡视、审计、检查反馈问题,着重推进规章制度审查和评估环节,把控合规风险;深化内控监督与评价,把内控缺陷整改工作落实落细。
1.加强党委对内控工作的领导
财务公司深入学习国资委《关于做好 2024 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按照集团公司《2024 年规章制度、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与合规管理工作要点》,落实党的领导融入法人治理全过程。坚持和加强党对内控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的全面
领导,完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运行机制,进一步落实党委与董事会、经营层的内控及风险管理职责,规范党委前置研究程序,与合规管理、规章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等工作统筹安排。
2.制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实施方案》并推动实施
财务公司根据集团公司内控体系建设要求,结合金融行业的特点和新的监管要求,针对历年审计、巡视揭示出的内控问题,制定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年度 OKR 目标,聚焦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信贷、投资等主要业务领域风险管理和巡视、审计、检查问题整改,通过加强统筹部署、协同推进、聚合发力,大力推进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风险管理融合,建立健全以风险为导向、业务为主线、制度流程为基础、信息化为支撑、合规经营为底线,领导有力、责权清晰、运转有效的融合型内部控制体系。
3.深化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推进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对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严格开展规章制度审查和评估,着重解决依法合规,配套衔接、高效协同,权责统一等问题,切实提升规章制度建设质量。梳理五年以上制度,及时清理十年以上的规章制度,继续强化规章制度宣贯,推动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不断完善重要业务领域内控制度。结合近三年来各类监督检查揭示的突出问题,持续完善内控制度体系,针对财务公司内部制度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行业监管政策不适应、不衔接等问题,及时堵塞信贷、同业、投资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制度漏洞,同时将制度完善与规范制定、流程梳理相结合。
4.加强内控信息化建设
财务公司信息系统覆盖了重要业务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信息系统关键节点控制,减少人为影响。组织开展业务信息系统内控梳理,
排查内控缺陷,将内控要求和风险控制点嵌入到信息系统中,提升信息化管控水平,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
5.推进内控缺陷整改
加强党委对整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将内控缺陷整改纳入到巡视整改和金融治理整顿工作,与业务发展和深化改革相结合一体化推进。公司强化“关键少数”内控监督约束,突出法人治理、采购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及信贷、同业、投资业务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常态化开展内控风险隐患排查;加强各监督部门的沟通联动,信息共享,形成监督合力,针对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重要问题及缺陷,组织开展倒查制度设计和执行环节的深层次原因,根据缺陷影响程度和情形,制定相应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和整改完成时间,严格销号认定流程和标准,持续推动整改工作落实。
(二)2024 年内部控制总体评价
报告期内财务公司内部控制设计总体有效。内部控制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特点相适应,以合理的管理成本基本实现了内部控制目标。财务公司内部控制能够体现到具体制度的控制措施上,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管理过程和操作环节,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财务公司的内部控制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财务公司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将内部控制的核心放在对业务风险的控制上,内部控制以审慎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财务公司经营管理及风险管理情况
(一)2024 年年度财务公司经营情况
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经审计的财务公司资产总额 1,722.93
亿元,负债总额 1,588.96 亿元。2024 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37.13 亿元,
利润总额 11.13 亿元,净利润 8.53 亿元。
(二)2024 年度全面风险管理情况
1.总体情况
2024 年,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世界增长动能总体放缓,国内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挑战,但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坚实,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央行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有力有效支持经济回升向好,金融总量合理增长,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增长且信贷结构优化,
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截至 2024 年 10 月末,1 年期 LPR、5 年期 LPR 分
别降至 3.1%、3.6%,较上年末分别下降 35BP、60BP。金融机构利差持续低位、国债收益率整体下行、外部商业银行低价竞争策略等,给财务公司的信贷、同业、投资业务带来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同时受经济下行影响,集团内成员单位经营风险传导至财务公司转化为信用风险的管控压力也有增大趋势。财务公司积极践行让利实体经济、助力集团发展的金融初心与本源,向成员单位提供优惠存贷款利率,发挥好以融促产、以融强产的作用,并按照“从严从实抓好风险防控”的年度工作目标,针对中央巡视提出的贷款审查把关不严等问题,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确保财务公司合规经营、稳健运行。
2024 年财务公司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扩展风险识别与监测种类,健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科学制定信贷、同业、投资三大类业务风险管控政策,进一步落实市场风险管理责任,运用新客户信用评级模型提升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加强贷前、贷中、贷后风险审查的协同机制,加大对各类风险的排查力度以及关键风险监测指标的监控力度,将风险偏好与风险管理政策、资产分类、信用评级协调一致。
进一步加强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全面评估信息科技领域风险,强化业务连续性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债权追索法律服务,有序推进航天环境、北京信托风险处置工作。高质量完成监管数据报送工作,监管评级保持行业前列。
截至 12 月末,财务公司资产总规模相对稳定、资产质量基本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水平合理稳健。按《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银保监会〔2022〕6 号令)计算的关键监管指标均在合规范围内,具体数据如下:
表 1 风险监测指标表
指标名称 2024 年 12 月 标准值 2023 年末
指标值 指标值
资本充足率1 15.55% ≥10.5% 16.04%
流动性比例 56.16% ≥25% 44.41%
贷款比例 30.65% ≤80%